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Ligang Yang

心中的犹他-Salt Lake City - 2

神话五千年,寰宇一瞬间。从这里,能够感悟到,东西方文明,特别是文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与各自的生物族群的生态演化过程,包括人类自身的演进历史,以及生物习性等等,都息息相关。

📷

(女娲补天The Goddess Mending the Sky)

📷

(精卫填海Reclamation by Jingwei)

与国家拱门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相依偎的城市莫阿布,仅仅有居民5,253人 (2017),体验生活服务,与人们心目中高度发达的美国相较,显得再简朴不过。

莫阿布(Moab) 是美国著名的户外运动重镇,Jeep的牧马人就有专门的Moab型号。同样,因餐饮业比较落后,某种意义上,这对远道而来的游客,是一种考验,尤其餐馆少,菜品单调,菜价亦高。不过,饿汉莫议菜味道。

记得当时,开车转来转去,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外观挺像样,而且带汉字的餐馆。落座下来,饮着泡有干涩的深褐色茶叶(其实大部分为杆和碎末)的热水,妻子特意选点了苜蓿炒肉和炒芥兰。等了约莫半个小时,服务员端上来的却是豆芽炒肉和炒芹菜。

妻子不免诧异。那位因腿残坐着轮椅的中年妇女看起来像是老板,自称来自台湾。她解释说,本地很难种蔬菜,青菜都是从外地运来。豆芽是“美国苜蓿”,芹菜是“美国芥兰”。

我给妻使个眼色,出门不惹事,不满意也是一种旅游经历或收获!无语的妻子晚上试图发贴点评,捣鼓了半天,因汽车旅馆网络不给力,只好作罢。毕竟,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要赶路。

(三)

记得是二零一七年的八月十八日,即下榻盐湖城的第二天,特意参观了摩尔门教圣殿广场(Temple Square)。

漫步于幽静神秘的建筑群间,随着解说员(事工)的引领和讲解,合着一众信徒,驻足约瑟•斯密的塑像前,追忆耶稣基督后期圣徒“西征”的艰辛旅程。

随后步入庄严肃穆的主教堂,静坐在透亮的红色古藤椅上,聆听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700支风管合成的浑厚声乐。此刻,仿佛置身于耶稣宽大的怀抱,与摩尔门使徒促膝交谈。

📷

(网络图片:圣殿广场—盐湖城的地理与音乐中心)

📷

(Salt Lake Tabernacle Organ)

在美国史上,曾发生四次著名的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其中重振宗教地位的第二次运动格外重要。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开始的标志是,浸礼会等教派在肯塔基一带的荒野布道活动。此后,西进运动及“天定命运”唤醒了美国人对野性和田园的向往。

1830年3月,在纽约州的一座小城市,24岁的小约瑟·斯密(Joseph Smith Jr.)发表了《摩尔门经》(The Book of Mormon)。这标志着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也就是俗称的摩尔门教,由此诞生于1830年的纽约。

据经书记载,1820年,神召唤约瑟•斯密为先知,如同过去召唤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一样,透过约瑟•斯密复兴了完整的福音,形成摩尔门经(Mormon)。摩尔门经(Mormon)是“神与古代美洲居民之间交往的记录“。

伴着轻轻的金属乐声,倾听着娓娓解说,那凄凉悲壮的情景,一幕一幕映入脑海。

180年前,为了躲避迫害,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队伍从美国的东部出发,开始了漫漫西迁的征程。妻儿老小,饥寒交迫,病残伤亡,考验着圣徒们的决心和毅力!

摩尔门教徒们惜别了纽约,途径俄亥俄州、密苏里州,当逃到了伊利诺伊州西部的沼泽地诺伍时,终于落下了脚。他们建立了诺伍小镇,建筑了圣殿,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圣徒们所走过的小路,被称为摩尔门教小径(Mormon Trail),是西进运动中著名的路径之一。这条路东启伊利诺伊州的诺伍(Nauvoo),西至犹他州的盐湖城,全长约2,100千米。

📷

(网络图片:伊利诺依诺伍圣殿)

始于1856年,耶稣基督后期教会总会从诺伍再度大规模搬迁盐湖城。接近三千名来自英格兰、威尔士和斯堪地那维亚的摩尔门教拓荒者(Mormon Handcart Pioneers),分为十个手拉车队,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搬迁运动。

搬迁运动异常惨烈,圣徒们的意志愈发坚强。在途径怀俄明州中部期间,一场恶劣的暴风雪造成二百一十人丧生。“无数父亲拉着载满了孩子的手推车,直到他们死的那一天。”

这是一场载入人类史册的大迁徙,也是一场宗教精神的拓荒。这场运动直到1860年才告结束。手拉车成为移民拓荒世代忠贞与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

终于,早期一批批历经磨难的虔诚者,胜利地在荒芜的大地上扎下了根,并开花结果。在美国,整个犹他州,可以说都是摩尔门教徒一手建立并发展起来。

📷

(网络图片:纪念摩尔门教手拉车拓荒者雕像)

如今,全犹他州60%以上的人口信仰摩尔门教义。摩尔门教成为世界史上发展最为快速的基督教派。据察,之前供职于美国政府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也是摩尔门教徒。

关于摩尔门教,有许多的记载和评论。在华人的记忆中,特别是其饱受诟病的“一夫多妻制“现象。

按照摩尔门经的解释,有关多重婚姻的启示,在1831年,約瑟•斯密研读《旧约》圣经的时候就出现了。后期圣徒们知道,他们生活在一个启示称为“圆满时代福音期“的后期时代。

在摩门教一路”西征“的过程中,不断有男教徒死亡,他们的妻室和孩子也就成了寡母孤儿。当时教会把寡妇和孩子重新整编,分配给幸存的男教友,组成新的家庭,于是就造成了”一夫多妻“(polygamy)的现象。

在1852到1890年间,后期圣徒公开实施多重婚姻,大部分的多重婚姻家庭住在犹他州。他们相信,这是神在那个时期所赐的诫命,服从这诫命,会给他们和后代带来极大的祝福。在1857年达到巅峰时,整个犹他的后期圣徒,可能有一半人,都以夫妻或孩子的身分经历了多重婚姻。往后三十年中,参与多重婚姻的比例则持续稳定地下降。

1862年初,美国政府通过法律,禁止实施多重婚姻。1879年,美国最高法院确定,禁止多重婚姻的法律不违宪。于是,自1880年代起,联邦官员开始起诉实行多重婚姻的丈夫和妻子。

在反一夫多妻法中,有一项明确条文,允许美国政府没收教会财产,联邦官员很快地威胁,要取走后期圣徒的圣殿。

1890年9月,总会会长惠福•伍受到启示,发表正式宣言,“鉴于国会已经立法,禁止多重婚姻,我谨此宣布,愿意服从那些法律,并愿意运用我对我所主领教会的成员的影响力,使他们也同样服从。”

今天,当我们查遍《摩尔门径》,所看到的是神对圣徒们遵守一夫一妻制度的教诲。“一个男人只有一个妻子是合法的“;”教会不再实施多重婚姻 “; ”拥有一位以上的妻子绝对不可成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成员。”

摩尔门教认为,在地球这个充满七情六欲的世界中,有人谨遵教诲,积极向上帝靠拢;有人则执迷不悟,无视上帝的存在,甚至自甘堕落作奸犯科。

摩尔门教的圣殿不只举行婚礼,还“给死人施洗”。“给死人施洗”的过程很简单,只要报下要被施洗的死人的姓名和相应的经文,在水里泡下,他的亡魂就得到了净化。

摩尔门教尽管不被归属为基督教的分支,但《摩尔门经(Mormon)》经历沧桑考验历练,已经被认同为耶稣基督的另一部约书。在盐湖城,象征着耶稣基督福音复兴的圣殿广场,则成为后期圣徒教会的活动中心。

📷

(网络图片:圣殿大教堂Salt Lake Temple)

(四)

犹他,是一片充满神奇和奋斗的热土。这里,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几乎衔接着圣徒们的大迁徙,另一场工业化革命技术推动的筑路运动,也在同一个线路、同一个方向酝酿发生。

2019年5月10日,在位于犹他州奥格登(Ogden)的金钉历史国家纪念地,铃声、哨声和蒸汽声此起彼伏,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这里聚会,隆重庆祝美国横跨大陆铁路150周年生日。

📷

(纪念美国太平洋铁路贯通150周年犹他活动现场)

📷

(本文作者与专程从Ohio州赶来参加纪念活动的Keith Metcalf先生)

来自联邦、州、市三级政府,爱尔兰和中国大使馆,各地社团,铁路企业,新闻媒体等各界的人士云集,中国江门市代表也专程参会,据报有12,000多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联邦交通部赵小兰部长、犹他州长以及其他发言者,都高度赞扬了华裔先驱为美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当地老艺术家们表演的“三钉”嵌入铁路枕木的一幕再现,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后一棵道钉金钉和内华达银钉、亚利桑那道钉,被州长们相继锤入合龙的轨道。“一天推进轨道10英里”,150多年前壮烈的筑路场面活灵活现!

非常幸运,在大会即将闭幕时分,来自多伦多、华盛顿特区和本地的华人歌友们得到机会,踊跃登台,惊现“快闪”,与本地艺术团体形成联动,场面热烈无比!

1862年,Abraham Lincoln总统签署《太平洋铁路法》,酝酿了10年的筑路计划被启动。

📷

(网络图片:华工血汗浇筑起美国太平洋铁路)

📷

(网络图片:华工血汗浇筑起美国太平洋铁路)

📷

(网络图片:华工血汗浇筑起美国太平洋铁路)

史料记载,美国修建横跨大陆铁路,主要劳动力来自华人和爱尔兰人移民,以及与他们协同工作的Latter-Day Saints教会人员和本地的印第安人。最多招募爱尔兰工人12,000人,华工则超过15,000人。在施工过程,华工死亡超过2,000人。

据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的报纸记载,1870年7月30日,在停止施工后,铁路公司收集了20,000磅的尸骨,转运回中国。

1882年,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出笼,把文化习惯迥异,任劳任怨,甚至认为与本地白人争夺了饭碗的华人,正式列入了歧视排斥范畴。

美国东部铁路建设从内布拉斯加州开始,主要由爱尔兰人参与,地况并不复杂,进展还算满意。西部铁路从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由于山脉阻隔,进展相当缓慢。

基于这种情况,当年由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提议,试用了200名广东劳工。果然,瘦小的华工,远远胜过了高大的爱尔兰工人。因为效果显著,于是决定从中国广东大量招募修路工。

当年,近90%的雇员为华工。这些华工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广东省江门地区招募最多,被蔑称“卖猪仔”。可能出于对劳工的歉疚和良心发现,1891年时任州长的铁路大亨斯坦福和其妻子捐献出现值12亿美元之多,成立了私立研究型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那时,在铁路开挖施工中,诺贝尔公司发明的许多烈性炸药被使用。这也是造成大量华工死亡的原因之一。

1869年5月10日,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公司完成了赛跑,合龙的道钉被嵌入在位于犹他州的现址—金钉历史国家纪念地(Golden Spike National Historic Site)。长达1,776英里的美国太平洋铁路,连接起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和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Omaha)。

1869年5月10日,横贯北美的第一条大动脉——太平洋铁路开启了美国经济腾飞的时代。那是一个蒸汽机的年代,那是一个工程的世纪。从此,链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家铁路,激发起美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巨大变化。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发来视频。他概括说,“华工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沉重代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升温的今天,他寓意深刻地强调,“中美人民只有携手并肩,就能使得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149年后的同一天,即2018年5月10日,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为了纪念华工、爱尔兰工修筑铁路的杰出贡献,将东西铁路接轨的地点(Site),正式命名为为“金钉公园(Golden Spik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在铁轨合龙,打入纪念性的“金钉”的那一刻,重要人物们兴奋地合影留念。此时此刻,没有一个华工被邀入镜。在接轨的那一天,加农炮轰鸣,人们欢呼雀跃。这时,没有人在意,在庆功仪式上,没有一个华工代表!

美洲大陆欢腾,热烈庆祝人类这个壮举。此时,没有一位华工的面孔出现在台面上,数万名筑路华工的血汗就这样默默地尘封于蜿蜒的巨龙腹底。

150年前,华工血泪铸就了美国太平洋铁路。

时间如梭。华工后裔不会忘记!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五)

1869——2019年,150年过去了;1860——2019,159年过去了。时光荏苒,历史难忘!

为着共唱一首缅怀筑路英雄的赞歌,我们20多人的队伍,凭借交通便利,从北美另一片热土加拿大飞来。

5月11日上午,由犹他华人纪念州际铁路贯通系列活动组委会组织的金钉研讨会在盐湖城Little America Hotel热烈进行。

主讲嘉宾欧阳德(Jeffrey Au)先生首先发表了“Struggling but Successful Stories of Early Immigrants and Their Next Generations”,并在与会者之间展开了深入讨论。

📷

(作曲家张祥雨先生与欧阳德先生对话)

📷

(华盛顿沈月亮女士慷慨发言)

任职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教授张为华女士以非常平静而温和的语言,解说了华工在修筑太平洋铁路过程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做出的非凡贡献。

📷

(《美华史籍青少年读本》作者张为华教授与作家潘秋辰)

📷

(UCGSCC2019犹他华人纪念州际铁路贯通系列活动组委会成员)

当晚,激情高昂的歌友们登上了Butler Little America的大礼堂舞台。“金钉节”大型交响音乐会在热切期盼中拉开帷幕。

《奔向未来》(Toward the Future)——她因华裔在北美大地150多年来艰苦卓绝的拼搏而生。著名音乐家张祥雨先生,以其4年埋头创作,6年中美加三地多次大规模演出锤炼,经过不屈不挠的努力,在鲜花和掌声中,一场又一场地奉献出这部史诗般的交响曲。

📷

(作曲家兼指挥张祥雨先生)

2017年,加拿大建国150周年。由加拿大东西方乐团、润泽国际、烈志文艺术中心等联合组织举办“11•11”大型纪念活动,《奔向未来》被搬上多伦多艺术中心舞台,上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奔向未来》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对铁路华工的追忆,讴歌了华裔对美加两地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通过歌颂大自然,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荣;通过对战争的反思,深刻表达了人类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这部作品取材独到,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气势恢弘,成为华人移民在北美音乐史上原创的一座里程碑。

犹他华人艺术团体以赤诚之心,铿锵之力,联手华盛顿、多伦多两地的华人艺术团体,隆重纪念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共同唱响《奔向未来》的主题!

5月10日,有人叹之为屈侮的时刻,有人颂之为伟大的日子。

5月10日,我们一起发声,高唱着英雄的赞歌。

📷

(《奔向未来》大合唱场景)

5月10日,为着缅怀先烈,为着继往开来!Continuing the Legacy and Embracing the Future Together!

📷

(《奔向未来》大合唱全体演员与UCGSCC成员合影)

暂别了,英雄的盐湖城;暂别了,英雄的犹他!

📷

作者简介:

📷

杨立纲博士

环境经济学者,文史爱好者,绿色地产经纪

RE/MAX“HALL OF FAME”

Dr. Wade Ligang Yang

Dr. Wade Ligang Yang worked nearly 20 years as 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 H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habitation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Dr. Yang works with Re/Max Imperial Realty Inc., Brokerage, being the manager and founder of Dr.’s Branch. He runs Yang Eco-Living Tech Ltd (YELT) in the construction-related fields too.

He has a Bachelor degree in Chemistry, a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Physical Chemistry, a Master degree in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a PhD degree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Dr. Yang actively support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s a co-founder, manages Canadian Chinese Environment Association (CCEA), East West Orchestra and Choir (EWOC) and Yang Gens Sodality Charity of Canada (YGSCC).

Dr. Yang published several works. "The Footprint of a Realtor", which was published in  Canada in 2016, embodies his experience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especially the past decade as an immigrant, as well as ideas engaged in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his best wishes for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 published “Common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eries 1-8 (Chinese Edition) by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in 1997. Published “The Economic Growth under Optimized Ecolog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of Hainan Island” (Chinese Edition) by Hainan Publishing House in 1999.

Nowadays Dr. Yang is engaging in being a green real estate broker. He deeply appreciates the way of researches in the practice, practices in the study. It makes him even more substantial and more dynamic. Nature gives him strength and wisdom. He also uses his own way to prove that he loves everything given by nature. To breath the academic air, close to the pragmatic people, is the necessary way for him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himself.

As Dr. Yang said, Let’s join hands to promote Habitation Economy not limited to Real Estate Economy in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Let’s get right to it!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Wade’s work and opinions, and to book appointment to meet Wade, call at 1-647-829-1136, email to yelt65@gmail.com, or visit him on line at www.yelt.ca.

1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清平乐 . 枫叶国

2023.7.30 ——值长孙天雨诞生100日,雨后朗朗晴空,沿途万物美景。浮想匆匆60岁月人生征程,情不自禁,借此赋释怀。 天清云灿,雨润芳花漫。传书鸿雁皆福赐,信步沧桑耆盼。 枫叶国里由衷,雅居淡定闲庭。碌碌蓬蒿踌躇,儿孙不负苍生!

New Listing

Link: http://v3.torontomls.net/Live/Pages/Public/Link.aspx?Key=7812cd55d25244418a5f0a78b3ffb45c&App=TREB

Comments


bottom of page